- 《跨越架构鸿沟:分布式软总线实现设备通信大一统
- 沙赫兰·杜斯塔:分布式AI基础设施要成为协同工作的“连续体”
- 华南理工大学在分布式共识优化领域实现三大技术突破
- 鸿蒙AI智慧屏首发 鸿蒙智行已累计交付70万辆车
- 新华三推出分布式存储新专利数据写入速度大幅提升
联系人:王经理
手机:13928851055
电话:13928851055
邮箱:sgbwre@163.com
地址:广州市天河南一街14-16号华信大夏四楼
沙赫兰·杜斯塔:分布式AI基础设施要成为协同工作的“连续体”
(记者 孔繁鑫)4月14日,“人工智能治理与全球可持续发展”研讨会于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亚太峰会期间在中国香港举行。世界互联网大会人工智能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欧洲科学院院士、IEEE会士、奥地利维也纳技术大学教授沙赫兰·杜斯塔表示
世界互联网大会人工智能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欧洲科学院院士、IEEE会士、奥地利维也纳技术大学教授沙赫兰·杜斯塔。光明网记者潘迪/摄
计算连续体是由计算层组成的计算结构做的一种计算。沙赫兰·杜斯塔提到,在健康监测、智慧城市等很多应用中,人工智能会分布式地在不同的基础设施上运行。这带来了一个基本的问题:如何共享分布式的、而非集中式的智能基础设施。
“不同的股东或者利益相关者、运营方,都有自己的利益诉求。当然了,有着不同诉求的利益相关者,在地理上也是分散的。这就Kaiyun平台官方意味着,我们要进行基础设施的集中管理是非常具有挑战性的。”沙赫兰·杜斯塔说,另一方面,如果要实现AI基础设施的集中化,从政治或技术层面来讲,都会给社会可持续发展带来负担。
因此,在他看来,AI基础设施的结构应该是一个连续体。“在连续体中,频谱、传感器、物联网、边缘计算、云计算等必须要协同工作,才能够取得好的进展。”
在AI发展的安全问题中,计算连续体概念也能起到作用。沙赫兰·杜斯塔介绍,整个AI生命周期的管理非常复杂,需要进行预处理、训练、评估、部署、监控模型等复杂任务,但大部分任务都是集中完成,而这种集中化的基础设施成本非常昂贵。如何进行成本分配?计算连续体概念下的AI基础设施,将允许数据提供商对各种模型进行单元化管理,最终可以让终端用户去部署AI模型。
-
2025-04-17《跨越架构鸿沟:分布式软总线实现设备通信大一统
-
2025-04-17沙赫兰·杜斯塔:分布式AI基础设施要成为协同工作的“连续体”
-
2025-04-17华南理工大学在分布式共识优化领域实现三大技术突破
-
2025-04-17鸿蒙AI智慧屏首发 鸿蒙智行已累计交付70万辆车
-
2025-04-17新华三推出分布式存储新专利数据写入速度大幅提升
-
2025-04-172024年业绩表现良好产品生态齐发力助推公司发展
-
2025-04-17元链存储新专利:分布式存储技术将如何重塑数据管理?
-
2025-04-17元链存储获专利:分布式存储再创新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