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13928851055

KAIYUN科技 | 大数据与人工智能 基础软件领导者

赋能数据未来,引领AI与大数据创新

KAIYUN(中国大陆)官方网站-创造最伟大的开云

企业新闻

2024年年报点评:分布式业务打开成长空间AI赋能加速创新业务拓展

作者:小编 点击: 发布时间:2025-04-15 04:04

  

2024年年报点评:分布式业务打开成长空间AI赋能加速创新业务拓展(图1)

  事件概述:2025年4月11日公司发布2024年年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5亿元,同比增长20.50%;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0.94亿元,同比增长11.09%。

  2024Q4收入、利润均强势增长,功率预测等核心业务优势稳固。收入端,2024Q4公司收入达到1.85亿元,同比增长25.42%;归母净利润0.40亿元,同比增长24.52%;扣非归母净利润0.39亿元,同比增长38.11%。

  分业务看,2024年全年新能源发电功率预测产品收入3.1亿元,同比增长15.55%;新能源并网智能控制产品收入1.2亿元,同比增长28.01%。

  1)服务电站数量保持领先:截至2024年底,服务的新能源电站数量增至4345家,服务电站规模较期初净增755家,细分行业市占率持续领先,充分凸显其在功率预测服务领域的稳固优势地位。2)功率预测精度领跑市场:公司在多次行业精度比拼中取得好成绩,2023年上半年起公司参与南方电网公司的“新能源功率预测价值生态圈培育计划”竞赛,截至报告期末综合评分连续近20个月保持首位,并荣获“2024赛季年度冠军特等奖”。在2024年由中国能源研究会等单位主办的大赛中,公司还以预选赛和决赛双第一的成绩,荣获“赛题三全实景预测赛道”一等奖。在其他如国家电网公司湖南电力调控中心、山东国电投、山东华润集团等组织的预测精度比拼活动中,公司同样表现出色,总体预测精度评分优异。3)自主研发能力稳步提升:公司多年专注于新能源信息化领域,持续投入自主创新和研发。在气象、算法和软件开发等领域取得大量核心技术,构建了完备的知识产权体系。截至2024年12月31日,已累计获得发明专利100项,软件Kaiyun官网中国著作权122项。

  分布式电站“四可”管理要求的普及有望拉动市场需求,给公司业务带来重要的新增量。1)政策推动分布式“四可”管理要求落地:2025年1月,国家能源局发布的《分布式光伏发电开发建设管理办法》正式稿明确提出,分布式新能源未来需满足“可观、可测、可调、可控”的“四可”管理要求。2024年4月,国家发布的新国标文件也规定,分布式光伏电站接入电网应具备功率预测数据提报要求。这为分布式光伏配置功率预测系统提供了明确的政策依据和技术规范,尽管各省电网管理机构出台相应实施细则的时间存在差异,但该趋势已不可阻挡。2)公司业务迎来新的市场机遇:在传统集中式光伏电站、风电电站客户基础上,公司将新增分布式光伏类型客户。目前,天津、山东、安徽等多个地区已陆续下发分布式“四可”管理规范相关文件,基于分布式光伏未来在功率预测方面的潜在市场需求,公司已完成分布式功率预测软件服务方案的设计,并着手开发相应软件产品。3)市场前景广阔助力公司发展:随着分布式“四可”要求的全面落地,公司的新能源发电功率预测服务、并网智能控制系统等产品的市场空间将进一步拓展。这不仅有助于公司扩大业务范围,增加客户群体,还将对公司的业绩增长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为公司在新能源领域的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电力改革大势所趋,创新业务打开长期成长空间。1)电力交易产品:公司电力交易相关产品已在山西、山东、甘肃、广东和蒙西布局并应用于部分客户。随着江西、河北南网等多省开启长周期结算试运行,公司同步研发适用于这些省份的产品,并邀请部分新能源电站客户试用。同时,针对用户侧客户参与电力交易解决方案进行预研,并在山西、山东、甘肃等省开展拓展尝试;在储能侧,积极实践智慧储能参与电力交易的项目案例。此外,随着现货市场建设推进,公司对电力交易系统基础功能进行标准化设计,研发适用于电力现货背景的气象预测产品,还根据售电公司需求定制开发辅助交易功能,持续提升产品使用价值。

  2)储能产品:公司研究近十个省份储能参与电力市场的政策,基于深度学习算法,结合储能充放电特性,研发储能参与电力市场交易和辅助服务市场的策略。针对大容量独立储能电站投建趋势,对储能能量管理系统(EMS)进行平台升级,使其能够支撑吉瓦级储能电站和百万点以上的数据接入。

  3)虚拟电厂运营业务:已获得陕西、甘肃等多个省份电网的聚合商准入资格,并在全国其他区域积极申请辅助服务聚合商资格。随着虚拟电厂政策的完善,该子公司持续拓展并签约优质可控负荷资源用户,涵盖工业负荷、电采暖、中央空调和电动汽车充电桩等领域,参与调峰辅助服务市场。公司全资子公司日新鸿晟及其下属项目公司,负责拓展工商业储能、分布式光伏等资源类型的投建运营或代运营业务。截至2024年,已在江苏、浙江等多个省份落地相关示范项目,通过核心技术策略赋能,提升了资金使用效率和负荷侧收益。

  4)微电网能源管理产品:公司的微电网能源管理系统面向智慧工业园区、零碳园区、海外工商业及户储场景。为更好适配项目需求,研发多网融合的显控一体机设备整体解决方案,内置微电网能源管理平台,减少复杂场景损失,确保设备稳定运行。公司运用该方案完成多个项目,优化调度算法,保障微电网高效运行。同时,公司积极推进海外微电网项目,在伊拉克、乍得、埃塞俄比亚、也门等区域落地多个项目并实现平稳运行,在提高供电可靠性的同时实现“节能降费”,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AI成为实现创新业务赋能的重要底层能力。公司运用动态图神经网络、大气分层结构、时序注意力机制等前沿技术,成功研发“旷冥”新能源大模型。该模型在风光功率预测、极端天气预测和电力现货市场预测等业务领域取得良好应用效果及创新突破,相比传统数值天气预报方式,在精度和效率方面有显著提升。

  公司将“旷冥”新能源大模型应用于多个产品线,提升产品性能。在电力交易产品中,基于该模型提供核心预测数据及辅助交易策略,为客户交易决策提供支持;在电网新能源管理系统中,深化应用该模型,优化极端天气场景预测、短期预测和中长期预测,为消纳平衡提供智能化辅助决策支撑。

  公司未来将持续在人工智能大模型等创新技术方面保持高比例研发投入,通过打造“新能源数智一体化研发平台”,探索人工智能、大模型等技术在气象算法、功率算法、控制算法等业务环节的创新应用,优化产品预测精度,巩固和深化产品性能领先优势。

  投资建议:公司主要面向电力市场主体提供新能源信息化产品及相关服务。随着“双碳”目标下新能源电力消纳目标的逐步推进,公司新能源发电功率预测产品等传统业务有望长期收益;同时,随着我国电力市场化交易制度的持续推进,公司战略布局电力交易、虚拟电厂等创新业务,用AI来赋能电力交易等新业务的发展,打造长期增长曲线亿元,对应PE分别为48X、35X、26X,维持“推荐”评级。

标签:
相关新闻
最新产品
在线客服
联系方式

热线电话

13928851055

上班时间

周一到周五

公司电话

13928851055

二维码
线